98K作为非空投获取的单发栓狙,其有效射程和伤害表现是选择射击距离的核心依据。该枪械对一级头和二级头具备一枪爆头秒杀能力,但需注意三级头需两枪击杀,因此射击距离的选取需结合头盔等级、弹道下坠及环境因素综合判断。200米内无需抬枪,准星直接瞄准头部即可命中;200-300米需轻微抬枪口,而超过300米则需显著调整弹道补偿下坠。
开镜后按住Shift键可暂时消除呼吸晃动,尤其在4倍镜或8倍镜下,屏息能大幅提升命中率。需注意屏息会消耗氧气值,需合理控制持续时间。预瞄习惯至关重要——未开镜时需将屏幕中心点对准目标大致位置,开镜后微调即可快速锁定头部,减少暴露时间。归零距离调整仅支持8倍镜和15倍镜,若未配备高倍镜则需依赖经验手动抬枪。
地形与掩体直接影响98K的射击距离选择。高处打低处目标时弹道下坠更明显,需额外抬枪;反斜面或草丛隐蔽射击可避免暴露位置。城战环境下建议将射击距离控制在100米内,利用墙体或窗口进行探头射击,避免中远距离对枪时因换弹间隙被反制。若目标超过400米,除非具备绝对把握,否则不建议强行狙击,子弹下坠和飞行时间会大幅降低实战效率。
配件选择同样影响射击距离的适应性。消音器能隐藏枪声但略微增加弹道难度,而子弹袋提升换弹速度比托腮板更具实用性。高倍镜是远距离射击的刚需,4倍镜适合200米内作战,8倍镜则能扩展至400米有效射程。需注意开镜后需保持视野开阔,避免障碍物遮挡弹道。
实战中需动态评估射击距离的合理性。静止目标优先攻击,移动目标则需预判走位或切换步枪补伤。每次射击后应观察弹着点,通过落点偏差调整下一枪的抬枪幅度。若连续两枪未命中,应立即转移位置防止被锁定。98K的威力发挥依赖于对距离、弹道和环境的精准计算,而非盲目追求极限射程。